公告版位

八句真言很實在尤其是第5條
默默的施才能無形的得

1、別將壓力看成動力,透支身體,累壞自己。——特傻!

2、別忘身體乃是本錢,沒了健康,無法享用人生所有的樂趣。——特虧!

3、別將名利看得太重,浮華過後最終都是過眼雲煙。——特真!

4、別以為能救命的是醫生,其實是你自已,養生重於救命。——特對!

5、別以為付出就有回報,凡事只有不計回報,方能踐行以德報怨。——特靈!

6、別以為官比百姓強,都要退休,最終都是百姓。——特準!

7、別忽視了和你有緣的人,等繁華過去,你才明白很多人會離你而去,知己難覓。——特悔!

8、別以為問候會是打擾,常發微信給你的定是心裏有你的人。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段劇情探討到父母離婚幼稚園小朋友的反映問題
一開始因擔心會哭

 

後來卻因為父母對小孩有愧疚
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
孩子因為物欲取得容易
反而很高興父母離婚
因為可以兩邊要求東西

現代的離婚父母小孩的家教真的是有所偏差
總是認為孩子要求給就對了
卻忘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造成孩子長大後的行為也偏差了..

當父母的真的不要讓孩子牽著鼻子走
孩子想買就買卻忘了自己口袋的深淺
連自己都不知平日要學習節儉
還教小孩從小就學會比較跟浪費.................

安麗在單親社福團體
袋鼠與企鵝家族當志工
就親眼看到一位小朋友
會偶而帶著一塊250元的牛排外加一杯冷飲或冰品
來課業輔導教室當點心吃


如果這位小朋友的家非常富裕
或許社工跟志工們看了都不會傻眼

問題是
小孩子的家庭並不富裕才會送來袋鼠與企鵝家族ㄚ

孩子會這樣都是平日媽媽有不當的行為
身邊有錢就帶孩子到處享受
平日又喜歡逛百貨公司拿免費贈品或消費
又喜歡拿他的戰利品到袋鼠家族炫耀

無形中孩子也會利用媽媽不在身旁時
好好的享受一番
孩子還會跟小朋友炫耀他身邊還有多少錢
他還準備買什麼玩具等等

這位媽媽是未婚生子
因為有家人跟社福團體的疼愛
都不知道平時要好好的惜福
只知道有人給
就要帶著孩子即時享樂...

有些單親媽媽
把孩子教育的非常好
在袋鼠家族做完功課還會主動幫忙教低年級生作業

有先隔代教養的孩子ㄚ嬤教育的不錯
卻也有誇張到孩子走到哪裡都會被嫌棄
當然社工跟志工也只能用容忍來應付這位高傲的小孩

孩子會表現高傲也是ㄚ嬤無形中教出來的
ㄚ嬤為了孫女不要被人瞧不起
總會盡量滿足孫女的需求
連寫個功課也都用物質來哄他寫

 


ㄚ嬤並不富裕
為了孫女他總是咬緊牙根
盡量能讓孫女能過的好一點
雖然是好的想法
方法卻是錯誤的
因為ㄚ嬤喜歡在眾人面前罵孫女甚至出手打(不嚴重)
連在輔導教室也會來這一套

因為這樣
孫女就學起來
對同學的舉動跟罵同學的口氣都很像阿嬤

很多人都說隔代教養不好
安麗並不認同

應該說看家庭素養才能判定
孩子如果生長在不OK的家庭環境理
就算志工媽媽在輔導教室把孩子的習氣糾正了
下次來還是一樣ㄚ

有些年輕媽媽也未必會教小孩
總以為給孩子物質享受才叫做愛
坦白說孩子真正要的是陪伴
而不是吃好穿好才叫做愛....................

同步發表http://zzzcheng.blogspot.tw/2014/03/30.html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有些父母教小朋友的方法真的是錯的離譜
現代小學生資訊取得容易
做父母的如果是為了面子一直滿足孩子的物慾
那是在害孩子..也在害自己
有些父母的經濟能力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
就利用*卡*一直借
弄得自己滿身是債
讓孩子穿金帶銀吃香喝辣
還怕比不上人家
別忘了
當你無法賺錢時
孩子無法向你取得時
肯定會產生不良行為的

社會新聞常見
有錢人家的孩子
因為認為父母給的不夠
就去偷去拐去騙
不為什麼
只為了要滿足自己的物欲罷了

一個月賺差不多錢的兩個人

一個能存到錢購屋
一個卻天天喊窮

差別就在平日一個知道如何省吃儉用
一個卻天天無止盡的享受.
誇張到一餐就能吃300元左右.
外加其他點心飲料.玩樂的還不算在內

人要會節省都是從小家長給的教育
外加自己長大知道什麼是未雨綢繆

如果小孩從小給的教育是享受跟浪費
有一天孩子大了需求越大
當父母的可要傷腦筋了..........................

坦白說現在中低收入的人是不容許常吃喝玩樂的
辛苦賺回來的錢都要花在該花的地方

我所認識的億萬富翁之所以現在那麼有錢都是平日的省吃儉用
才能有今日的富有
他們年輕時並沒有像現在的年輕人那麼的享受

年輕時懂得節省理財..不管生活在什麼年代
到老都一樣能過的平順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作者做小吃經驗約20年
目前以此指導想創業做小吃的人
請他們 做之前要慎思

初步指導如下
如果1個人如果18000元用3個人那是54000元
這是目前找工作的最低薪資算法
我們就說多一點全部的薪水60000好了 不包刮自己.一天約2000元薪水
房租18000元.一天600元
水電算一天150元好了
每天睜開眼睛就要付出2750元
這是不管有沒有生意每天都要付出的
我們算的只是大約數字

如果您賣的東西可以一碗淨賺20元
那麼您必須要賣約140碗才算打平
如果淨賺10元 相對的要賣約280碗....
所謂淨賺是扣除物料.瓦斯..水電等等
這裡面完全沒有把自己的薪水算進去

當然每家有每家的風格
價位高..房租.水電相對提高..算法又不同了
如果桌子的流動量減少--就是佔位時間長也會影響收入

目前失業的人都想創業
也很多人因此欠了更多的債
甚至卡債越陷越深
最遭的是向地下錢莊借錢做生意

有一種人最好笑
做生意..沒有先放下身段去學習就開張了
惹了一身債又關門大吉了

最簡單的涼水.都要做比例實驗..紀錄
哪有人道聽塗說就給他開店了...難怪倒的快

99年3月才開導一個做小吃的
他說沒去學習..湯頭來自網路教學.和書
原先他是想請我.一小時100元
我問他一個月的月租..和一天賣多少錢
聽後我馬上告訴他你根本在虧錢了還請我
他一個月租金是12000元..一天賣2-300元

我麼來算 如果一天作3000元淨賺600元
租金一天400元---沒休假
自己的薪水沒扣.只剩200元
他要請我一小時100元..三小時300元
一天就倒賺100元

後來那位仁兄有把生意收了也有找到工作
上例其實是一位師姐請我去開導他的 或許你會小看18000元實際用一 個月休假六天算
一天約750元
那麼如果自己做生意要裝潢..要請人
每天辛苦經營的幾乎是付一些有的沒的費用
剛開始做幾乎是倒貼狀態的

如果自己沒有能耐.不懂行銷.就不能創業
當然做小吃成功的也很多啊
因為懂的行銷和規劃..

現在做生意地點已經不是問題了
只要懂的行銷..躲在巷內也有人找的到的
我當初就是在巷內做的

我一個人能養三個小孩的撇步
1-沒請員工---用半自助式經營
2-肯吃苦還常和客人聊天
3-假日從不休息
4-注重食材以新鮮為主
5-客人批評時肯微笑接納還一起討論改進
6-捨得
食材有問題捨得拋棄....這一點做吃的都要做到才行

現在我已經退休當志工了因為三個孩子都出社會賺錢了..他們希望我退休..因為做吃的卻實很辛苦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食者怎樣吃才會更健康

 
最近食用油鬧得天翻地覆

如果說誰沒被黑心傷人害到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你三餐都是吃自己煮的
否則幾乎人人中標
光早餐就好
三明治所用的沙拉是用什麼油製作的沒人知道
蛋捲.蔬菜捲.蛋餅.菜頭糕等等.又是用什麼油煎ㄚ......

上班族為了趕時間總是隨便拿個吃的就走人
又有誰會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健康

讓我們來看看專家是如何教我們如何吃才算健康


以下資料來自http://www.uncleliao.com.tw

國人外食之比例非常高,要吃得健康就必須討論外食危機,若沒有自帶耐熱安全容器,建議湯類熱食盡量不要外帶,早餐是一天中影響健康最重要的一餐,要慎選外食,留意吃入太多化學食品添加物,分析如下:

(1)有些自助餐或便當店,經常為了美味而販賣很多油炸食品如雞排、豬排等,其油炸油脂可能選擇了最不耐高溫烹調之沙拉油,也可能重覆油炸好多天,嚴重影響心血管之健康,甚至有些店家使用油炸後之回鍋油炒菜或炒飯。雖然很下飯也很美味,但十分不健康,長期下來對肝的負擔及血管硬化、血管阻塞之風險會增加。
要如何判別呢?只要點不加肉的炒菜,卻很美味有肉味就要小心,尤其是油條更要注意。

(2)氫化植物油又名酥油、乳瑪琳、植物性奶油,是由液態植物油氫化合成,再加入香料或著色,其用途非常廣,但人體很難代謝,會增加血管阻塞、心肌梗塞之風險,其應用產品,如:夾心餅乾之軟餡、煎漢堡之奶油、丹麥麵包、西餅、鐵板燒、早點三明治塗抹之乳瑪琳、蛋塔或牛角麵包之千層皮等。

(3)油炸素料:如油炸麵筋、油炸車輪等油炸素料,可能會添加抗氧化劑BHA、BHT,對肝和血管都是負擔。

(4)少吃燒烤食物、炭烤食物、三杯食物、烤魚、煎魚等,會大量製造芳香族環狀碳化氫之食物。

(5)外食較健康之選擇如下:
a、海鮮店、日本料理店:點選新鮮食材,如:蒸、煮、輕烤(有熟不要焦)等食物。
b、涮涮鍋:不沾沙茶醬、不吃榨菜、油炸豆皮、加工丸類,盡量選擇新鮮食材。
c、速食店:非油炸之潛水艇堡、三明治、漢堡、熱狗堡、烤雞烤鴨等。
d、麵店:選擇沒有加硼砂而麵會糊化之麵館,注意小菜有沒有香油。
e、路邊攤:用燙的黑白切不加香油,還有許多簡單有特色小吃,如:蚵仔 煎、米糕、碗糕、麵食、選蒸煮之飲茶等。
f、牛排館:牛排、豬排、羊排、蝦排等非油炸食品。
g、專業之義大利麵館、比薩等。
h、油炸食品只要選對油脂亦可食用,如:棕櫚油、椰子油、豬油,在家油炸料理,約使用五天是安全的,若外食就要看商家了,建議容易上火的人少食用。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麗在安親班發現小學2年級生會說髒話的源頭
 
應該說這也是許多小孩子的不良示範
就是
電腦動畫裏面的對話雖然好笑
內容有些是諷刺的有些是罵人的
但確實是不適合小孩子看
 
因為小孩子平日會罵安親班的志工..
在小孩的心理以為學習動畫罵人也會很好笑
 
一開始安麗被罵還認為小孩子是再排斥志工
原來是小朋友平日在家看電腦的內容出了問題
 
或許有時候是家長小朋友一起看
有時候是小朋友自己玩電腦.......
 
如果是家長陪同看
當下一起覺得好笑
但是看完一定要告訴小孩子
不能學動畫裏的對話
 
我們不能說動畫不好
然而網路上確實有些人製造出來的動畫都不會考慮到後果
 
當然除了電腦內容會害到小孩子外
陪同小孩成長的所有人都應該負責
 
安麗和許多專家學者都說過
大人的所有一卻言行都是小孩子模仿的對象
當家長的如果不懂得改變習氣
那麼小孩子一直學也不知道有錯
將來長大成年
無意間飆髒話被告可是後悔莫及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麗親眼目睹A阿嬤當著眾師生的面罵B同學
理由是
前幾天出去玩把他孫女撞傷了........


過幾天A阿嬤因沒事留在安親班
安麗觀察她與孫子的對話
總是會當眾動不動告訴孫女不要學B同學的動作
雖然她也偶而會罵孫女...........



朋友當我們要管教小孩時
請把他帶到另一個無人的空間
然後再好好的告知小孩犯錯的理由


當小孩功課不會時
請不要罵他笨..
怎麼教都教不會  
甚至飆髒罵


這樣不笨的小孩也會罵笨的


教功課
當父母的千萬不能心浮氣躁
這樣教出來的效果是零


當作業父母不會教時
請拿起他們的課本參考
因為現代教法是和以前不一樣的
請尊重孩子在學校所學的做法
千萬不能用自己的方法教導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有父母從小溺愛小孩
造成孩子大了去搶東西的新聞


坦白說
當父母的千萬不要孩子想要什麼就想瓣法去弄
有些甚至親戚們無形中教壞的


我有一位親戚
因為失去母親
他父親那邊的親戚總認為孩子可憐
然後就利用物質來滿足那位小孩
而小孩也因為被養成壞習慣
會貫性的跟親友開口要東西


許多人都會如他所願的盡量滿足他
其實這些人的心態是因為可憐這個孩子
然而無形中卻已經害了這個孩子


試想小學生愛的東西
父母親友或許還有能力給
等孩子越來越大
孩子要求的東西也會越來越貴
當長輩的又不想讓孩子知道家裡的狀況
寧可到處借錢滿足孩子
也不願孩子被人瞧不起


其實當父母長輩的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
不應該因為可憐孩子而一直給孩子物質的享受


否則有一天父母或是長輩無法滿足孩子物質的享受
孩子就會做出讓父母一輩子後悔的事


最近我就親自目睹一件事情
以下是我的分享


場景安親班教室

內有閱讀室.讀書室.玩具室
平常有社工一人
志工1-2人
學生最多6人
平常1-2人
 
06/08
今天只來了兩個學生
一位叫阿正的學生因為功課寫好了和社工在玩牌打發時間
另一位叫阿加的學生皮的很就是不寫功課
 
社工阿君因為有事上樓
阿正就鼓動阿加要志工媽媽帶她出去買東西
 
志工媽媽不依
阿正就帶阿家到閱讀室玩
完全不理會不理會志工媽媽
志工媽媽希望阿家先寫功課再玩
 
阿正對志工媽媽大聲吼叫
說你憑什麼管我們
你沒有資格管我們
你又不是我媽
你又不是老師
 
志工媽媽給他回說
我是為了要幫助你們才來的
我大可以在家睡覺不理會你們
你們還這麼不尊重人
你們在這樣沒有人會喜歡你們
 
阿正很會看眼色馬上跟志工媽媽道歉
 
一個只有2年級的學生
學會玩牌時偷機取巧
學會偷牌算計
學會說謊
學會鼓動學生罵老師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都是跟家教有關
因為她母親說她常帶小孩到處撿便宜
哪邊有百貨公司特惠價就哪邊跑
還教小孩如何才能容易中獎
注意只要是孩子站在旁邊就是在教了
 
阿正本身是很聰明的
然而卻都用在小聰明
小孩子那麼小就喜歡搞小聰明
 
如果當父母的還不自覺趕快糾正
長大肯定偷拐通通會
 
單親家庭的人不該自卑
單親的小孩也不該用異樣的眼光看待
小孩不管是不是單親
只要管教得體
將來還是有成就的.........


孩子的調不調皮跟單親家庭無關
家教出了問題跟單親也無關
尤其是單親小孩的親友們
應該用平常心來照顧小孩
不應該有所溺愛
否則真的會害到小孩的心智
也就是會讓小孩常對親友長輩要求有的沒的......


愛小孩不該從小他要求什麼就給什麼
這樣會害到家長自己..也會害了小孩.........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後批判長輩的當下
也該反思自己在--孝與順--之間又做了多少

瞧不起自家長輩就等於在瞧不起自己
然而卻有太多人都很容易口不擇言的犯錯

捨棄以前對長輩的想法
轉個念去思考為什麼長輩會這樣
試著去用長輩的立場去思考

有一天
你會發現長輩她是真心在為/家/付出
只是大家都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
才會看不出長輩的好處
更不懂的要感恩

甚至還一直斤斤計較有的沒的
難怪會有很多傷心的老人家
臨可出走當街友.或是去當志工
有錢的會選擇走進宗教團體找同好付出
也不願意跟斤斤計較的晚輩照面--------社會老人問題的探討
相片:有時後批判長輩的當下
也該反思自己在--孝與順--之間又做了多少

瞧不起自家長輩就等於在瞧不起自己
然而卻有太多人都很容易口不擇言的犯錯

捨棄以前對長輩的想法
轉個念去思考為什麼長輩會這樣
試著去用長輩的立場是思考

有一天
你會發現長輩她是真心在為/家/付出
只是大家都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
才會看不出長輩的好處
更不懂的要感恩

甚至還一直斤斤計較有的沒的
難怪會有很多傷心的老人家
臨可出走當街友.或是去當志工
有錢的會選擇走進宗教團體找同好付出
也不願意跟斤斤計較的晚輩照面--------社會老人問題的探討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像一下離婚後的狀況,也有助於自己審慎考慮是否要離婚,」愛家基金會執行長林秀慧也提出建議。

比如說,有些人在離婚後才驚覺到原本要叫爸媽的人,現在已經不能再叫,心理上有很大的失落。原本是某人的太太或先生,現在也不是,會有情感上的落差。更實際的是沒有人再為自己付帳單或是一起負擔房貸。或是下班回家獨自一個人面對空盪盪的屋子,沒辦法天天見到小孩。

兒童福利聯盟臨床組組長宋家慧也舉例,有些夫婦到了離婚協議的階段,被問到:「小孩子跟誰過年?」、「你要怎麼跟孩子碰面?」,警覺到離婚後的情況,才打消離婚的念頭。

「離婚絕不只是要離開這個討厭的人,」林秀慧比喻,而是要面對法律、財務、心理、情緒和社交關係各方面的改變。

因此,不妨在動了離婚念頭之後,先找人談談。例如,透過離婚前的諮商,可釐清彼此的需要,整理混亂的情緒,也許還有調整空間。即使最後決定離婚,也可以做好準備,將撕裂的傷害降到最低,諮商心理師呂奕熹建議。

碰到特殊情況,像家暴,更應該做好準備才能離婚,而不是在口頭上一直宣示要離婚,激起丈夫更大的憤怒而遭到更大傷害,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張小帆提醒。像是找到救助受暴婦女的支援團體,在有安全的庇護場所和計劃後才離開有暴力傾向的丈夫,才不會連累無辜的家人。

張小帆也提醒,許多受虐婦女常陷於回不回去的兩難,非外人所能體會,因此她建議受虐婦女不妨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再決定是否繼續這段婚姻,像是「希望先生有什麼改變?」、「對方是否真的有意願改變?」、「回去之後有什麼好處?不回去又有什麼好處?」

如果真的決定要離婚,宋家慧建議,也不妨進一步尋求離婚協議商談,討論孩子的監護權和探視權,而不需要上法院劍拔弩張,加深彼此的仇恨與誤會,「夫妻兩人就算走不下去,也不要影響父母的角色與親職能力。」她提醒。

相愛容易相處難,如果真處不下去,想要逃離圍城,也要好好考慮後續問題才能好聚好散。

分享自http://www.ccpdetect.org.tw/marriage12.html

文章標籤

生活事件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